煤泥水是濕式選煤產生的工業尾水,含有大量煤泥顆粒,是煤礦主要污染源之一。黏液水是一個複雜的多分散體系,由不同大小、形狀、密度和岩相的顆粒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構成。
來源:
煤礦泥水分為兩類:一類是地質年代較短、灰分及雜質含量較高的原煤在洗選過程中產生的;一類是地質年代較長、煤質較好的原煤在生產洗選過程中產生的。
特徵:
煤泥的礦物成分較為複雜
煤泥的粒徑和灰分含量對絮凝沉降性能有很大影響
性質穩定,難以處理
涉及面廣、投入大、管理難度高
傷害:
洗煤廢水中的懸浮物污染水體,影響動植物的生長
洗煤廢水殘渣化學污染環境
洗煤廢水中殘留化學物質的污染
由於煤泥水體系的複雜性與多樣性,煤泥水的處理方法和效果各有不同,常見的煤泥水處理方法主要有自然沉澱法、重力濃縮沉澱法和混凝沉澱法。
自然沉澱法
過去選煤廠多將煤泥水直接排入煤泥沉澱池進行自然沉澱,澄清水循環使用。這種方法不需要投加藥劑,降低了生產成本。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採煤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入選原煤中細粒煤的含量不斷增加,為煤泥水處理帶來困難。煤泥水中大量的細顆粒物質往往需要數天甚至數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沉降。一般來說,粒徑大、濃度低、硬度高的煤泥水容易自然沉澱,而細顆粒物質及黏土礦物含量較多的煤泥水,自然沉澱則較困難。
重力集中
目前,選煤廠多採用重力濃縮沉澱法處理煤泥水,重力濃縮沉澱法常採用濃密機製程。煤泥水全部進入濃密機濃縮,溢流作為循環水,底流經濃縮機稀釋後進行浮選,浮選尾礦可排至廠外處置或經混凝沉澱處理。與自然沉澱相比,重力濃縮沉澱法處理量大,效率高。常用設備包括濃密機、壓濾機、過濾機等。
混凝沉澱法
我國低變質煤含量較高,且低變質煤多為高泥質原煤,生成的煤泥含水量高,顆粒細小,沉降困難。選煤廠常以混凝法處理煤泥水,即透過投加藥劑,使煤泥水中的懸浮物以較大顆粒或鬆散的絮體形式沉降分離,是煤泥水深度澄清的主要手段之一。用無機混凝劑的混凝處理稱為混凝,用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凝處理稱為絮凝。混凝劑與絮凝劑合併使用,可提高煤泥水處理的效果。常用的藥劑有無機絮凝劑、高分子絮凝劑、微生物絮凝劑等。
Cr.goootech
發佈時間:2023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