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塑膠廢水的脫色

應用 廢水脫色劑 可以說,廢水脫色劑在現代水處理中應用廣泛,但由於廢水中雜質含量不同,廢水脫色劑的選擇也各不相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廢棄物回收利用,其中塑膠回收利用佔很大比例。那麼,這些塑膠的回收過程是怎麼樣的呢?它又與廢水脫色劑有何關聯?宜興清水將為您一一解答。

圖片1

塑膠回收製程主要包括塑膠的清洗、分離和濕式破碎三個工序。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與其生產過程中所用廢塑膠的性質密切相關。清洗和破碎工序產生的廢水有機物和懸浮物含量較高,其中化學需氧量(COD)可達2000mg/L,懸浮物(SS)可達500mg/L。 「格柵+調節+混凝浮選+厭氧吸附+過濾+消毒」製程可用於處理合成塑膠生產廢水。

圖片2

污水首先流經格柵去除較大的雜質,然後進入調節池。調節池首先起到均質化和均衡化的作用,即克服因生產不均衡(包括水量和水質)造成的排水不平衡。其次,由於調節池內的重力作用,污水中的泥沙等重物會沉澱到池底,並起到澄清作用,降低懸浮物的濃度。

調節池的出水被抽入配備自動加藥系統的浮選池。污水加入浮選池後,自動加藥系統會隨水流同時在池中加入合成塑膠污水脫色劑和混凝劑。在水流和氣體的共同作用下,脫色劑與污水充分混合。透過混凝劑雙電層的壓縮和電荷中和、吸附橋接效應以及絮凝劑的網捕效應,污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顆粒被凝聚成較大的顆粒。溶解在污水中的氣體在浮選過程中將這些凝聚的顆粒帶到水面,並透過浮選作用將其去除。

圖片3

溢流。浮選池的出水依序進入生物池進行生物處理。先進行處理以去除大部分有機物、氨氮和其他物質,然後在二級沉澱池中分離泥水,再透過過濾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雜質,使污水更加淨化。

透過上述工藝及相應脫色劑的使用和處理,污水水質得到顯著改善,基本上達到出水水質要求。由於水中可能仍含有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因此出水在排放或再利用前,必須經紫外線消毒設備進行滅菌處理。

合成塑膠污水脫色劑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 它用於氧化、紡織印染、五金電鍍、造紙、顏料、含油污水、化學污水、油墨污水顏色處理,同時減少水中其他污染物,降低污水色度,改善出水水質。

2. 也用於再生水再利用、少量高濃度有色污水的預處理、油田鑽井等水處理領域。

3. 它屬於絮凝脫色原理,無金屬離子殘留,透過泥水分離一次解決水污染問題,無二次污染,添加製程簡單,適應性強。

圖片4

發佈時間: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