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造紙廢水主要來自於造紙業的製漿和造紙兩個生產過程。製漿是將植物原料中的纖維分離出來,製成紙漿,然後進行漂白。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造紙廢水;造紙是將紙漿稀釋、成型、壓榨和乾燥,最終製成紙張。這一過程也容易產生造紙廢水。製漿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廢水是黑液和紅液,而造紙過程主要產生白水。
主要特點:1. 廢水量大。 2. 廢水中含有大量懸浮固體,主要成分為油墨、纖維、填充物及添加劑。 3. 廢水中SS、COD、BOD等污染物含量較高,COD含量高於BOD,且顏色較深。
治療方案及問題解決方案。 1. 治療方法 目前的處理方法主要採用厭氧、好氧、物理和化學混凝沉澱過程結合的處理模式。
處理流程及流程: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後,先經過格柵去除較大雜物,然後進入均質池進行水質均衡,接著進入混凝池,透過添加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醯胺進行混凝反應。進入浮選池後,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SS)以及部分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學需氧量(COD)。浮選出水進入厭氧和好氧兩級生化處理,去除水中大部分的BOD和COD。經過二級沉澱池後,污水的COD和色度仍不符合國家排放標準。此時,採用化學混凝進行強化處理,使污水達到或接近排放標準。
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1) COD超標。廢水經厭氧和好氧生化處理後,出水COD仍不符合排放標準。解決方案:使用高效能COD降解劑SCOD進行處理。以一定比例加入水中,反應30分鐘。
2)色度和COD均超標。廢水經厭氧和好氧生化處理後,出水COD仍不符合排放標準。解決方案:添加高效能絮凝脫色劑,與高效能脫色劑混合,最後使用聚丙烯醯胺進行絮凝沉澱,達到固液分離。
3)過量的氨氮 廢水氨氮含量不符合現行排放標準。解決方法:加入氨氮去除劑,攪拌或曝氣混合,反應6分鐘。某造紙廠廢水氨氮含量約40ppm,而當地氨氮排放標準為低於15ppm,不符合環保法規規定的排放要求。
結論:造紙廢水處理應著重於提高水循環利用率,減少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同時積極探索各種可靠、經濟且能充分利用廢水中有效資源的處理方法。例如:浮選法可回收白水中的纖維狀固體,回收率高達95%,澄清後的水可循環利用;燃燒法可回收黑水中與有機物結合的氫氧化鈉、硫化鈉、硫酸鈉等鈉鹽;中和法可調節廢水的pH值;混凝沉澱物或浮選法可去除廢水中的大水顆粒懸浮物;此外,國內外也應用了逆滲透、超濾、電滲析等其他造紙廢水處理方法。
發佈時間:2025年1月17日


